酒味觉背后的文化碰撞
品牌在文化中寻找价值
北京商报:许多洋酒品牌的营销宣传点与文化搭界,而历史是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请问您如何理解品牌历史与品牌价值的关系?
梁文道:我认为所有品牌的市场营销都是一个讲故事的大赛,因为在当下人们记住一个品牌往往不只是因为它的外形、包装等外在形象。而是品牌的声誉,历史便是声誉最好的见证者。经过战争、社会动荡等外在影响还可以活下来的品牌一定有存在的价值,这就是为什么很多人都在追随那些经过数百年洗礼的品牌,这些品牌大多集中在奢侈品领域。有历史的品牌就有讲故事的资本,这就如同一位花甲老人,他的脑子里好像有着讲不完的故事一样。而对于品牌来说,故事是围绕着品牌的某些核心价值的。比如像唐培里侬香槟,大家都知道它背后的那个故事,就是当年那个修道士的故事。比如说苹果,大家会记住史蒂夫·乔布斯的一些故事,因为他的故事就代表了他的品牌,所以这些品牌都要比赛,看谁的故事更容易让人记住,谁的故事更动人,谁的故事更能够进入你的心里面,有这种文化历史的时候他的故事好说一点,他的故事丰满一点。
当西方文化遇到东方市场
北京商报:刚才您提到品牌用历史讲故事,而东西方文化其实有很大差别,而洋酒作为舶来品,如何在东方国家讲述关于西方品牌的文化故事呢?
梁文道:当中国人在接触西方酒的时候,其实是两套完全不同的味觉系统的碰撞,我认为这是很有难度的,所以酒文化的建立是一个长期的教育和培养的过程。在当代中国的市场里面最早接触或者最大规模地消费像X.O这种酒的可能就是我们香港人,曾经一度香港是世界上轩尼诗X.O销量最高的地方,比欧洲任何一个地方都还高。比如,广东人爱吃蒸鱼,蒸鱼口味其实是特别清淡的。而干邑在西方是作为饭后酒,因为它的味道很重,那它怎么跟蒸鱼配,于是我们就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喝法。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一方面能够了解法国人是怎么喝酒的,懂得尊重、欣赏法国的酒文化,就像品鉴X.O我们现在都说中文,但同时也可以透过X.O会说一点法文,我觉得这是同样的道理。
不在创新中灭亡便在创新中释放
北京商报:伴随着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,国人消费理念越发成熟,品牌从产品设计到营销策略都在谋求变化,以便跟随消费者变化的脚步。轩尼诗是个将创新作为DNA的品牌,您理解的创新是什么?您认为创新对一个酒品牌来说意味着什么?
梁文道:创新对于有历史的品牌来讲是特别艰难的,因为对于一个有悠久历史的品牌,消费者喜欢品牌的地方就是它的久远,大家希望品牌可以始终如一。而创新是包含着很多新技术的开发,新原料的采用。比如轩尼诗年年都有一些新酒瓶的设计,这其实对很多的传统品牌来讲是很艰难的,是他们觉得难以理解的,大家会觉得我为什么要创新,我应该坚持历史,人家才好认住我,每年喝的口味都一样。但是我想在这个例子里面看到的就是它正是要透过不断的创新,它所以才存在得比较久。当年我们知道轩尼诗庄园创立的时候,那个年代有太多小酒庄在做白兰地,其实很多,而生存到今天的跟它同时出现的有几家呢。我们都知道历史是要保留的,传统是好的,但是能够把历史延续下来的,恰恰是因为它原来在不断改变自己,它才有了历史。
北京商报记者 刘一博
文道酒香
带你品味轩尼诗X.O
刚劲:
闻一下,感受干邑的馥郁芬芳。其中,黑胡椒和可可粉的味道尤为明显。喝一小口,伴随着木香和众多香料的味道,轩尼诗原创X.O的刚劲即刻萦绕于口腔,并反射到鼻腔,包裹整个味蕾。
辛香:
在这些久久萦绕的香气当中,有一种辛香的气息尤为突出,像黑胡椒、可可粉,给人一种清新、鲜活的感觉,没有任何口腔不适的感觉。
丝滑:
干果的清香与甘甜交织升华,取代了之前的辛香与木香,为味蕾带来一种非常和谐和平衡的饱满口感,丝滑渐渐浮现于味蕾之间。
- 厚工坊-拾贰年陈酿正宗酱香品牌厚工坊(01-01)
- 法国大香槟区高诗柏1944年份干邑(01-01)
- 法国费朗巅峰68度珍稀干邑原酒(01-01)
- 中国人根酒(01-01)
- 中国人缘酒(01-01)
- 中国人福酒(01-01)
- 玉璘海参酒山东省隆重招商 (01-01)
- 蚁力王奥福酒 (白酒)(01-01)
- 茅台酒(01-01)
- 黄酒 白酒 (01-01)
- 娘酒,糯米酒,客家源黄酒(01-01)
- 重庆泸州老窖十八年封坛酒(01-01)
- 重庆52度国窖1573专卖 (01-01)
- 墨花雕-鸿福(01-01)